新征程 新测绘 新挑战——聚焦测绘地理信息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开中国现代化的新版图,高质量发展犹如一个醒目的坐标,指引着前行的方向。8月23日,《自然资源部365体育网址: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这份备受关注的文件将引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体系进行整体重构。其中,“激活数据潜能”无疑是关键词。这是数字化时代的一次最重要转变。从老基建到新基建,从传统管理到现代化治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一系列变化都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和要求。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激活数据潜能,释放数据价值,将成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下一站。在我国辽阔而美丽的国土上,用卫星“捕捉”地表变化,监测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是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每个月,湖南省自然资源厅都将卫星发现的“问题图斑”通过微信小程序“快递”到乡镇、村组负责人的手机上,让耕地保护预警监测从云端直达田间,大大缩短了问题查处的时间。“图斑快递”得益于强大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支撑。走进位于湖南省第二测绘院的湖南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智慧大脑”,118颗卫星、157架无人机影像和1万多座铁塔视频,“天空地网”全链条数据尽收眼底。近年来,湖南厅形成了以卫星云遥、智慧大脑、铁塔视频、“图斑快递”等应用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天空地网”智能监测体系。“智能监测体系能够对地表变化情况进行快速、精准监测,从根本上跳出了依靠层层上报数据的传统管理模式,大幅提升了管理的精准性和时效性。”湖南厅调查监测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空间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技术等,是测绘地理信息具有的独特优势。近年来,这些优势在全面支撑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职责履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6月25日,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京市自然资源部门签订了一份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与以往不同,这份合同附上了一张三维图件,竞得人只要扫描图件上的二维码,就可以360度浏览地块的地上、地下及周边情况,为后续建设方案编制、土地资产管理等提供了便利。这是全国首例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三维附图。从二维到三维的“换装”,彰显了国土空间治理对精细化测绘地理信息的强烈需求。“我国经济发展、规划管理中,对空间信息的需求从空间粒度和内容粒度上都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此前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原有地图的清晰度、分辨率和组织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整个生产建设和管理的需求;符号化表达也不便于各专业使用,要通过实体化和语义化的实景三维方法表达实体空间,满足经济建设对空间信息的需求。”实景三维应运而生。作为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时空信息,实景三维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2022年,自然资源部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逐步形成融合了地形、重点区域、部分城市的实景三维数据。截至目前,覆盖全国陆地国土的新一代数字高程模型(10米格网)全面建成,完成东部和西部重点区域约600万平方千米优于5米格网地形三维模型建设;建成11版覆盖全国陆地国土2米分辨率、2版覆盖重点区域优于1米分辨率影像数据;26个省(区、市)共264个城市开展了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从城市到农村无缝衔接的三维基底已初步构建。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实景三维中国“边建边用”,形成包括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灾害防治、历史文化保护等22大类、百余种应用场景。未来,测绘地理信息将以实景三维中国数据为基础底板,以实时卫星遥感数据作为支撑,建立起地理实体与自然资源实体、不动产实体等要素之间的时空关联,实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确权登记和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自然资源督察执法等工作全领域覆盖、全链条贯通、全过程监管,服务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燃气、供水、排水、电力……城市地下,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在广州市,9万公里地下管线数据的共享,催生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广州市自然资源部门攻克技术难关,依托智慧广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管线信息脱敏与在线共享。今年7月,广州市黄埔区基于实景三维时空大数据池建成工业筹建项目数字化场景式智能审批系统。有了这个系统,工业项目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审批时,系统智能提取路面设施和地下管线情况,审批人员一键智能比对即可快速“云审批”。在距离地面300千米的高空,“德清一号”遥感卫星每天飞越浙江省德清县上空。它所在的卫星网与低空无人机遥感、遍布县域的3万多路视频、2400多个农业设备监测点,以及覆盖城乡的生活污水、垃圾分类、交通设施等10多个物联感知网络一起,组成了触达角角落落的“神经末梢”,实时监测城市乡村的“生命体征”。在三维的数字世界里,一条长长的轴线串起了北京市的古老建筑、胡同街巷,连接着历史与未来。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党委委员陈品祥介绍,与巴黎等城市轴线不同,北京中轴线不是由实体街道组成,而是通过一系列遗址点参照或空中俯视才能感受到那种“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壮美秩序。数字产品可以突破时空界限,让大家体会到中轴线的独特神韵。今年6月,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以自主获取的北京中轴线局部空间数据,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完成了全国第一笔空间数据交易。相关企业将在这些空间数据基础上,利用 AR技术为公众提供虚实融合的互动体验。无论是数字政府、数字社会还是数字经济,时空信息正在像水、电一样渗透到数字中国的点点滴滴,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全新动能。“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数字中国的万千大厦,需要一座坚固而又统一的时空基底。这是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8月23日,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司长张继贤在自然资源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将从4个方面加强数据供给、为数字中国打造统一的时空基底:——加快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立以现代测绘基准、实景三维中国、时空大数据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基础测绘业务格局。——夯实时空信息定位基础,持续完善国家测绘基准,构建基于北斗的全国基准站“一张网”,提升测绘基准公共服务能力和北斗产业化水平。——丰富基础时空数据资源,加快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加强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统筹,提升数字中国时空信息数据库的规模和质量。——推进行业和企业数据供给,加强行业地理信息的共享与利用,鼓励社会力量依法依规采集处理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不断丰富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体系。一辆空无一人的出租车穿过车流缓缓停下,乘客打开车门、扫码上车、汇入车流。如此“科幻”的场景,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现实。今年7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宣布,正式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事实上,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部分区域,公众对自动驾驶也并不陌生,灵巧的无人配送车可以将快递件送到小区门口,贴心的无人售卖车在公园随时提供“无接触式服务”。有着“8D魔幻城市”称号的重庆市,因地形过于复杂,给导航带来了诸多不便。8月8日,百度地图宣布在重庆上线隧道车道级导航,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高精”融合定位技术,能够在隧道内精确定位行驶车道,实时展示车道级路况,为驾驶者提供安全变道的指引。此前,高德地图的车道级导航已覆盖8个城市的高速和快速路。对于驾驶者来说,一个直观的感受是,有了厘米级定位,在车道级导航的指引下,能避免因分不清主路辅路而错过关键岔路口。如今,人们在社交、出行、旅游、餐饮、购物等场景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子地图导航、高精度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地图日均位置服务请求次数最高达1300亿次,日覆盖用户数超过10亿人次。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日益融入日常生活,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2021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7524亿元,同比增长9.2%,近5年复合增长率达11.5%。“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日益丰富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及应用,为大众提供越来越优质的服务体验。自然资源部门还将不断开放基础数据资源,支持企业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开发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即需即供、主动服务、个性服务新模式,打造智慧便民生活圈,丰富购物消费、居家生活、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数字化应用场景。赋能添动力,潮起天地宽。转型升级的新征程上,测绘地理信息将不断激活新应用、拓展新业态、创造新模式。